優(yōu)美的“愛和樂”給我的啟示(三)
- 來源: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
- 點擊數(shù):1820
- 發(fā)布日期:2012-07-01
我們從孩子筱北給爸爸蓋被子的舉動來看:第一,她善解人意,從小就能關愛父母親;第二,她觀察力強,沒有仔細的觀察,她是不會產(chǎn)生這樣的心理活動的;第三,她模仿力強,在她潛意識當中,可能爸爸睡著了,媽媽經(jīng)常往爸爸身上覆蓋被子什么的,她記住了,于是當爸爸進入那種狀態(tài)之中,她也自覺不自覺地重復著這個動作;第四,能夠恰到好處的與大人交流與溝通;這種交流與溝通,雙方無比的溫馨與喜悅,是雙向的關愛,而非單項的關愛,是一種自自然然的天倫之樂。在前一個階段,我與筱北爸爸聊天,筱北爸爸把筱北叫到視頻跟前,發(fā)出指令說,筱北你往前跳一下,也許是因為膽子小,也許是體力不支,也許二者兼之,筱北聽到爸爸的指令后,彎下小要,雙臂同時向前擺動以下,再向后伸出,作出一個起跳的姿勢,盡管沒有跳起來,但那動作很優(yōu)美,很可愛。這個動作,一旦聽到指令后,立刻作出,一連做了兩三次。每一次做完后,慢慢直起腰,面帶微笑,超著爸爸的方向側過臉去,全身貫注視著爸爸的表情,那姿態(tài)好像運動員在等候發(fā)令員發(fā)號施令一般;第五,從這個細節(jié)來看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,孩子的愛心,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;這就再一次的證明了,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,”“養(yǎng)不教,父之過,教不嚴,師之惰”的真理性;第六,中國有一句古話說得好,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,從當下看孩子的這一舉動,我們就可以預測這個孩子的未來怎樣;第七,孩子長大以后,左腦的iq智商高,右腦的eq情商好,右腦的創(chuàng)造力cq更強,因為她在未出生前與媽媽一起聽“愛和樂”,這是孩子聽“愛和樂”的結果!還有一個孩子,小時候也聽過“愛和樂”, 這個孩子是出生之后,才聽“愛和樂”的。她一邊聽“愛和樂”,一邊誦讀經(jīng)書。這個孩子如今已經(jīng)長大了,在大慶就讀高中呢。在我的另一篇文章《致妻侄女的女兒周佳鑫(當代高中生)的一封信》中,寫的就是她啊。我獲益了,我為什么要把“愛和樂”推薦給大家呢?孟子說:“獨樂樂,不如與人樂樂”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:你可以有童年的遺憾,但你不能給孩子遺憾的童年;你可以不是天才,但你能夠成為天才的父母和老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