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來源: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
- 點擊數(shù):1032
- 發(fā)布日期:2016-03-09

以“磨蹭”治磨蹭
孩子做事磨磨蹭蹭,慢慢騰騰,急得你心火直線往上竄!!催促?打罵?嘮叨?批評?都不管用!看看這位媽媽怎樣以“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”吧!這招很好學!
兒子是個小磨蹭,做什么事都慢條斯理。比如早晨起床穿衣服,他要和衣服上的紐扣啦線頭啦竊竊私語一會兒;洗刷時也頗有“涵養(yǎng)”,對著鏡子左看右看,似乎要查清自己頭天晚上掉了幾根頭發(fā)。直到我怒氣沖沖,他才踱著方步邁向餐桌,頗有紳士風度地端起牛奶啜飲,拿起面包細嚼,一頓早餐吃下來,不花上半小時不會結(jié)束。好不容易要出門了,他會突然想起紅領(lǐng)巾忘了戴,或者突然喊道:“壞了,我的鉛筆盒落在桌上了。”于是我只好再次經(jīng)受煎熬,看他慢吞吞的腳步來來去去。
晚上的家庭作業(yè),更是他充分展示“慢功”的好機會:坐在小凳子上,他似乎是在寫作業(yè),可冷不丁地他會說:“媽媽,告訴你一個笑話。”我好言相勸:“做完作業(yè)再說可以嗎?”他“噢”一聲,做出要寫作業(yè)的架勢,可僅僅幾秒鐘后,他又用鉛筆敲起了桌子和鉛筆……
這一早一晚的慢節(jié)奏,讓我的血壓成了快節(jié)奏,可我絞盡腦汁也無計可施。
某日讀書,一句“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”讓我豁然開朗——兒子愛磨蹭,我也跟他磨蹭磨蹭,讓他體驗一下那種受煎熬的滋味。
機會很快就來了。“六一”前一天,兒子要提前到校排練節(jié)目,告訴我早上6點半必須到校。別看他平時磨磨蹭蹭,那天早上卻利索地起了床。我決心讓他體驗一下磨蹭的后果,便故意慢吞吞地梳洗。兒子著急地喊:“媽媽,快點啊!”我嘴上應著,卻繼續(xù)涂抹。兒子等了幾分鐘,跑到我面前說:“好了嗎?”語氣有了些許怒氣和不滿。我竊笑,說:“走了!”兒子急忙跑出門。下樓后,我突然摸摸背包,大驚失色道:“壞了,忘拿眼鏡了,沒眼鏡我咋開車。”
于是轉(zhuǎn)身跑回家拿眼鏡,任兒子在身后氣得跺腳。終于出發(fā)了,兒子坐在車上一言不發(fā),我瞄了他一眼,發(fā)現(xiàn)他眼淚都快掉下來了,便問:“兒子,著急了?”他氣鼓鼓地說:“當然了,你磨磨蹭蹭的,我都要遲到了。”我嘆口氣,說:“媽媽也覺得磨磨蹭蹭很煩人啊!”兒子更來勁:“那你怎么還磨蹭呢?”我故意問他:“你平時磨蹭嗎?”兒子不做聲,過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“嗯”了一下,表示自己也磨蹭。我笑了:“那你磨蹭的時候媽媽會不會也很生氣呢?”兒子誠懇地說:“那我以后不磨蹭了。”
那天,兒子到校的時間比原計劃晚了5分鐘,既沒耽誤排練又給了他一個教訓。有了這次經(jīng)歷,兒子以后的“晨曲”變成了快節(jié)奏,偶爾想故伎重演,我便提醒他:“記不記得別人磨蹭的滋味啊?”他立刻警醒,動作也會跟著加快。
改掉了兒子早上磨蹭的毛病,我決定再整治一下他做作業(yè)時的壞習慣,為此,我專門拜兒子為師學起了鋼琴和聲樂。兒子學琴好幾年了,常常裝出一副資深音樂人的樣子奚落我:“媽媽是樂盲。”一天我故意在兒子面前高歌,兒子又嬉笑著打斷我:“媽媽,唱錯了。”我停下來,誠懇地說:“兒子,你總說媽媽是樂盲,你干脆做我的老師好不好?”兒子興奮地滿口應允。周六晚上,我們按照約定開始上課,兒子學著老師的樣子給我講音符,然后布置我把全音符、半音符每個寫10遍。
終于等到這一刻了!我坐在書桌前規(guī)規(guī)矩矩地寫,剛寫兩個便開始嚷:“好渴啊,我要先喝一杯水。”兒子皺皺眉,不高興地說:“去吧!”我倒?jié)M一杯水,故意慢騰騰地喝。兒子開始催:“快點寫啊!”我繼續(xù)寫,寫了沒幾個,又開始對著書本發(fā)呆,并自言自語:“這些音符都長得很好玩,是不是啊?”兒子不耐煩了:“快寫吧,媽媽,寫完了我還要給你講其他的音符呢!”我“噢”一聲,再去寫幾個,然后開始學兒子的樣子拿鉛筆敲擊桌面。兒子無可奈何,說:“媽媽,你在做什么呀?”我答:“我記得你平時就喜歡這樣子。”兒子脫口而出:“原來你是故意磨磨蹭蹭地氣我呀!”我裝作無辜的樣子說:“這樣不好嗎?我覺得一邊寫字一邊玩挺好的啊!”
兒子斬釘截鐵地說:“不好!我都快被你氣死了!”我立即“反擊”:“不會吧,要是像你說的,我可早就被你氣死了!要知道,你可一直是這樣寫作業(yè)的!”兒子的小臉頓時漲紅了,說:“好啊媽媽,原來你在算計我。”還好,兒子是個聰明孩子,不需多費口舌,我趁機說:“其實,磨蹭的最大害處是浪費時間,你看,如果不磨蹭,今天我還可以多學幾個音符。
媽媽不是要故意算計你,媽媽只是想讓你體會一下磨蹭是多么可惡,希望你以后別再磨蹭,珍惜時間,寫作業(yè)時提高效率。這樣,寫完作業(yè)你還可以去做許多自己喜歡的事,是不是?”聽罷我的一番教導,兒子鄭重地點了點頭。從那以后,兒子真的開始努力提高自己做作業(yè)的效率,加上我總是適時提醒,沒多久,兒子就改掉了寫作業(yè)磨蹭的不良習慣。
“磨蹭”媽媽居然擺平了磨蹭兒子,看來“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”不失為對付孩子“頑疾”的好辦法,